
工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下,显示与控制技术作为生产系统的“神经中枢”,其稳定性、交互效率与场景适配能力直接决定工业4.0落地进程。在此背景下,北联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联显示”)作为智能工业显示领域的一份子,通过整合工控机与工业显示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工控机与工业显示器的协同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核心配置。其中,工业显示器承担数据可视化与操作指令输入功能,而工控机则负责逻辑控制与数据处理,两者的深度适配可实现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监控与自动化流程优化。北联显示基于自主硬件生态与定制化能力,通过工业级主板的通讯协议适配、双显输出支持等技术特性,满足了智能制造对“实时响应-精准控制-多维交互”的复合需求,为下文具体场景应用与技术优势分析奠定基础。构建了覆盖工业自动化全场景的技术支撑体系。
成立于2011年的北联显示,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地设有分公司,并在长春建立了10000平方米生产研发基地。通过构建包含钣金厂、线束厂、CNC加工中心及SMT生产线的自主配套生态链,公司形成年产能10万台以上、服务客户超1000家的产业规模,其核心产品线涵盖工业显示器(7吋~27吋电容/电阻/全贴合超薄款)、工业计算机(ARM架构、赛扬、酷睿及国产化系列)、工业平板电脑及轨道交通显示终端等多元品类。凭借30%的技术研发人员占比与100+项专利荣誉,北联显示在轨道交通显示领域实现6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工业智能显示全场景解决方案的关键提供商。
核心应用场景
北联显示工控机与工业显示器解决方案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赋能能力,其中全自动校直机智能化升级项目成为典型应用案例。该方案以高性能工业计算机BOX-13B5作为核心控制单元,搭配15.6吋工业触控显示器TPM-C9156 构建人机交互窗口,通过集成工业计算单元、触控显示终端。实现对工件形态的实时监测与需校直区域的精准定位。基于机器学习开发的自适应校直算法能够动态调整工艺参数,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重指标,还通过优化运维流程减少了故障停机时间,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为工业制造场景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除工业自动化外,在智慧交通领域的轨道交通场景中,北联显示的解决方案同样表现突出。该方案覆盖车载与站台两大产品体系,车载产品包括地铁PIS系统、动态地图、媒体屏及司机室屏等。已应用于国内外数条地铁线路目前,该系列产品已覆盖七个国家、二十余个省份、二十九座城市的超过一百二十四条地铁线路,成为智慧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支撑。
方案的通用性还体现在智能终端与能源监测等领域。在智能终端设备方面,解决方案嵌入式应用于数控机床、切割机、激光打标机等工业设备,提供稳定的显示与控制交互;在能源环境领域,通过发电厂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配电系统管理等场景应用,为能源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可靠的显示与控制平台。这种跨领域的适应性,使得北联显示的工控机与工业显示器方案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延展性与市场竞争力。
技术优势解析
北联显示工控机与工业显示器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构建在硬件可靠性、技术突破与服务灵活性三大维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底层技术创新与工程化设计优化,方案在恶劣工业环境适应性、显示交互体验及定制响应速度上实现多重突破,满足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核心场景的高要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方案通过工业显示器(7吋~27吋宽温、IP65防护)与工控机(BOX系列)的协同,满足了生产环境对设备稳定性、耐用性的严苛要求,实现了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此外,方案在智能终端、能源环境、智慧安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其多场景适配能力。